营小宝云投币器LOGO 物联云SAAS系统(云投币器)
云投币器联系电话 189 2512 6684 陈
物联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详情

微信支付掀"无现金"大潮,社交成为"中国特色"

时间:2017-03-07

2017-03-04 00:13:00 作者:CCTIME飞象网 分类 : 新闻中心

28年的老司机,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杭州的公交退休司机虞纯告诉媒体,她准备好一份推动无现金社会建设的建议,希望从国家层面大力支持无现金社会建设,让老百姓身边的场景都能实现无现金服务。

未经思考、没有抵抗,无现金突然就变成了我们生活的现实。那么,无现金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无现金运动席卷全球

在全世界,去纸币化已经是一大趋势:2014年,由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牵头的委员会探讨制定了一项三阶段计划,旨在“废止以色列的现金交易”; 2015年,人口少、数字化程度高、手机普及度高的丹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用现金的国家。今年,瑞典约80%的交易以电子支付方式完成,美国约80%的消费都通过银行卡成交。在肯尼亚内罗毕和非洲其他地区,无现金交易也正在迅速流行开来,小额贷款组织从2008年就开始用一种叫M-PESA的移动支付服务放贷;

可见,无现金运动在全球掀起的风暴之烈,不仅是欧美国家,连传统意识形态下像非洲这样被贴上“第三世界”标签的欠发达国家亦卷入其中。

 

(来源:奥美与知名调研机构益普索(Ipsos)联合发布的“无现金移动生活”报告,下同)

 

中国后来居上,微信支付发起无现金运动

在中国,无现金日的仪式启动于2015年8月8日,那天微信支付发起了“无现金日”,全国来自于餐饮、便利店、书店、超市、百货等行业的商户参与其中,支付宝也随后宣布,每年8月为“无现金月”,活动方式以商家折扣和补贴的形式出现。

英国《金融时报》今年撰文指出,因移动支付平台的迅速扩张,中国正在演变为一个无现金的社会,而且很有特点的是,中国跳过了银行卡作为主导的阶段。

多张银行卡一起使用并不方便,且涉及到跨行和跨地的额外费用支出,10年前,支付宝采用网络快捷支付的方式,将用户的多张银行卡绑定于一个网络账户,以进行便捷消费。不过PC没有手机方便,当很多卡可以绑定在一个手机上随身带着是,手机支付形成了很快的替代作用。

2013年8月,微信在5.0版上首推微信支付,只要一次性绑定银行卡,就可在各种支付场景下用微信付费。数月后,微信支付又借势滴滴打车和春节手机抢红包,先后两度引发移动支付的热潮。之后,中国的移动端支付应用突飞猛进。

 

2012年,支付宝的手机支付功能上线。从此,“移动支付”破土而出,但真正加速推动“无现金运动”潜入普罗大众生活的却是次年亮相的微信支付,它是支付频次最高的移动支付工具,用户每月平均使用超过50次,是中国“无现金运动”狂飙突进中的一支轻骑兵。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的移动支付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未来中国有可能会成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早实现全手机支付的国家。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引用艾瑞咨询和Forrester Research两家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数据称,中国移动支付2016年的规模大约为美国同期的50倍。

 

“社交主义”成为无现金火爆之源

社交主义是中国无现金生活独有的特色。

与全球其他正在推进无现金支付的国家相比,中国又呈现出明显的发展特色:社交成为推动移动支付迅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有调查显示,中国的无现金移动生活行为中,有相当大的人情因素——社交成分和用途,人们不仅享受方便,更通过无现金移动支付增进彼此的感情。

 

新红包文化成为移动支付社交化的一个靓丽风景线,帮助很多人轻松跨入了无现金消费的门槛。2017年春节期间(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460亿个,同比去年增长43.3%。

 

社交带来高频,高频才形成习惯

得益于微信先天具备的社交属性,微信支付在用户社交的无现金移动支付行为中占有重要相关席位。在“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的《2016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2016年有31%的微信用户通过微信购物,较2015年上升了16%。此外,用户使用微信支付的月度交易次数是支付宝的5倍。

“不同于其他任何移动支付工具,登陆微信支付跟朋友转账、AA、发红包、抢红包,甚至编辑每一笔交易里想说的话,对我来说像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有用户表示。

中国特有的社交文化,已经促成了无现金支付的格局,也让中国跨越银行卡阶段,直接进入到手机支付时代。




文章来源:http://www.longze.net.cn/News/xingyezixun/2017/0307/23.html微信支付掀"无现金"大潮,社交成为"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