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小宝云投币器LOGO 物联云SAAS系统(云投币器)
云投币器联系电话 189 2512 6684 陈
物联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详情

手机支付时代来临 常州市民开启出门“无现金”模式

时间:2017-04-06

带着手机外出,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完成以往的现金消费、刷卡消费。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金额同比增长近五成,达到37万亿元人民币,已经超过日本当年的GDP总量。对于常州市民来说,距离完全的“无现金”时代还有多远?

从街头小贩到老年群体 “移动支付”渗透市民生活

市民闵美娟在新北区太湖路上经营早餐摊点已经有7年。去年,她的早餐车上多出了一个“支付二维码”的贴纸,随即她发现,每天早上的生意做起来方便了不少。

“又不要找零,我们也方便,这个有语言提示的,别人付一个,这边就会提示我们收到了多少钱。”闵美娟对记者说。

有了支付二维码,每天消费了多少笔,每笔消费了多少钱,在她的手机上都会有记录。闵美娟发现,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在她早餐车周围的奶茶店、小吃店、甚至连卖红薯的小贩,在做生意的时候,都会掏出一个二维码,让客人扫一扫。

“就是买张报纸,比如一块五毛钱,我们也能扫一下。”市民吴先生说。

市民杨先生也说:“已经不带钱很久了!”

相对现金支付而言,无现金支付包括IC卡消费、银行卡消费、移动支付三个大类。其中,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尤其迅速,中国银联发布的《2016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使用过手机支付的受访者超过九成,比2015年增加了14%。这份《调查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在试水使用这种支付方式。

69岁的张秀林是铁北菜场的一名摊贩。一个月前,女儿帮她申请了支付二维码。很快,张婆婆就能够很熟练地使用这种支付方式,她觉得这样很方便。

某咖啡店店员也说:“我们家客户百分之七八十都会选择刷码支付,有一些阿姨她有微信,也会用微信来支付。”

71岁的戎惠萍,是我市老年大学电脑班的一名学员,她在学校学会了手机支付,从家里的水电气缴费,到日常生活,她已经很少带着现金出门。

“很少有钱的,买一件衣服上千块钱,我拎一个包来还怕丢掉。”戎惠萍告诉记者,周围和她一样年纪大一些的会发红包的人很多。

中国互联网数据咨询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4.75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4.0%,我国网民使用网上支付的比例,从60.5%提升至64.9%。其中,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4.69亿,年增长率为31.2%,网民利用手机进行网上支付的比例,由57.7%提升至67.5%。

扫描二维码要谨慎 当心“李鬼”身后的陷阱

2016年初,一位CNN记者在北京体验24小时无现金生存,使用微信在北京生活了一整天,最终他发出感叹:“中国的移动支付比美国还要方便”。不过对于市民来说,在移动支付中,扫描二维码还是要保留足够的谨慎。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移动支付规模已接近美国的50倍。随着无现金支付的普及,如何保证无现金支付的安全,成为大多数使用者关注的焦点。

市民杨先生指出:“如果手机一掉,别人打开也能扫你的二维码,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安全漏洞。”

《2016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约有1/4的被调查者,遭遇过通信网络诈骗并发生损失,这个数据较2015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2016年,常州的电信诈骗案件数量超过6000起,其中,消费者因为扫描二维码被骗的案例并不少见。

目前,国内一些主流的支付平台,已经在通过技术升级保障消费者的支付安全。对于消费者来说,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也同样重要,尤其不要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

对此,法律界人士高瑞琪提醒:“不法份子主要通过向二维码中植入木马病毒来窃取消费者的银行信息个人信息。对于二维码的生成者是没有办法追根溯源的,也就是说公安机关在接手相关案件后,他的侦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醒广大消费者,除了对特定的商家进行支付,对于来源不明的二维码要提高警惕。”



文章来源:http://www.longze.net.cn/News/xingyezixun/2017/0406/182.html手机支付时代来临 常州市民开启出门“无现金”模式